Zaloguj sie

AIGC:提示词工程的变革

Autor:neo-yang Czas:2025/02/04 Czytać: 2764
随着DeepSeek为代表的新一代大模型的出现,对于AIGC这个行业来说,最重要的提示词工程也要跟着变一下了。 […]

随着DeepSeek为代表的新一代大模型的出现,对于AIGC这个行业来说,最重要的提示词工程也要跟着变一下了。

之前的一篇文章《ChatGPT VS DeepSeek:差距是整整一个时代》中,已经提过,我们和大模型的交互已经从以ChatGPT为代表的命令和控制,进化到了以DeepSeek为代表的“提需求”,也就是从“你要如何”,变成了“我要如何”。

所以,你会发现,之前在ChatGPT之类的大模型中用的很好的提示词,用到DeepSeek中,生成的结果,很多时候,惨不忍睹。

所以,我们要如何改变我们的提示词工程呢?

通过这几天的尝试,我总结了一下,一个完整的提示词应该有这几个方面:

一、提需求

之前的提示词,其实说到底就是具体的命令,命令越具体,越明确,得到的结果就越精准。但有了DeepSeek之后,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,从自己出发,说清自己的需求就可以了。DeepSeek会自己去分析推理要具体做什么。

所以,提示词不再是下命令,而是提需求。可以直接“我需要xxx”。比如类似这样:我需要一篇关于xxx的演讲稿,希望能达到xxxx的效果。

告诉它你的需求,或者,告诉它你要做什么,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。它会自己去推理分析如何满足这个需求,然后给出结果。

二、描述场景

场景很重要。同一个需求和问题,放在不同的场景中,会有完全不同的分析和解决方案。
所以,在提需求的同时,要尽量说清楚场景或者当前的条件等。

比如上面的提示词,可以增加类似这样的内容:这个演讲稿要在明天的xx会议上用,这个会议的主题是xxx,参会人员是xx方面的人。

三、疑问、困惑和担心

思维链真的很强大。你告诉它你在这个需求和场景下的的疑问、担心、困惑,它可以评估你当前的状况,从而给出更适合你的结果。

比如上面的提示词,可以增加类似这样的内容:我担心演讲无法引起很多人的共鸣。

四、AI Agent

AI Agent其实并没有什么变化,可以和以前一样。因为AI Agent本身就是对大模型的身份、角色和能力的定义。

5. Podsumowanie

提需求、描述场景、提出疑问、困惑和担心,其实,在DeepSeek中,提示词已经变得简单多了,你不再需要搞清楚AI是怎么做的,你只要想清楚自己就可以了。

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



prawa autorskie © www.lyustu.com wszelkie prawa zastrzeżone.
Temat: TheMoon V3.0 Autor:neo ya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