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:你對SAAS的理解可能是錯的

作者:neo yang 時間:2022/05/28 讀: 7410
SAAS,軟體即服務。如果你覺得SAAS只是一個基於WEB的軟體或平台,然後透過訂閱賺錢。那你就錯了。為[…]

SAAS,軟體即服務。

如果你覺得SAAS只是一個基於WEB的軟體或平台,然後透過訂閱賺錢。

那你就錯了。

為了正確理解SAAS,我們先來談談SAAS的發展過程。

一、PC網路時代的SAAS

在網路變得發達之前,軟體都是打包之後直接賣的。它們往往以類似「光碟+序號」的方式來銷售。

在互聯網早期,互聯網企業主要是給用戶提供信息,不管是各種各樣的網站,還是搜索引擎等。

後來,這些網路企業覺得,除了提供使用者資訊外,其實也可以提供功能性的應用。基於web的Email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

另一方面,傳統的軟體公司發現,隨著網路和WEB的越來越發達。用戶獲取軟體的方式越來越多地依靠下載,而不是購買一張光碟。而他們的軟體的功能也完全可以用WEB來實現,這樣便可以省去下載,讓使用者更容易取得。還可以讓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試用。從而提高付費購買率。

網路和傳統軟體產業這兩個親兄弟,在互相鄙視了多年以後,終於找到一個一拍即合的點。

於是SAAS,也就是軟體即服務的概念就開始被追捧。

最早,恐怕也是目前最成功的SAAS之一就是Google Docs了吧。

基於WEB、免下載、免費或訂閱式的付費方式。

這是最早的SAAS的基本特徵。尤其是「基於WEB,拋棄客戶端」這一點,幾乎成了SAAS的標誌。直到今天,許多人概念中的SAAS依然是這樣的。

這一類的SAAS,比較典型的,除了Google Docs外,還有ZOHO(www.zoho.com)。

這裡,特別提一下。 ZOHO確實值得被尊敬。它也是傳統軟體企業轉型SAAS的成功案例。

從1996年成立,到2005年,當網路走出第一個寒冬,WEB2.0開始大行其道的時候,ZOHO轉向SAAS,之後,ZOHO不融資不上市,又繼續默默地做了10年,把自己做成了全球一流的SAAS服務商。

以前的時候,美國那邊的同事和一些同行都和我說過這樣的事情。就是當初Google Docs出現後,他們就放棄了類似微軟的Office這樣的客戶端辦公室軟體。但是,後來進入中國市場,要和中國的同事合作的時候,就出了問題。因為國內正常情況下是無法使用Google Docs的(原因,你懂的)。所以,他們就會選擇另一個“Docs”,這就是ZOHO。

二、行動上網時代-SAAS的演化

網路總是能搞事情。似乎,這些年的許多變革,追本溯源,都是一眾網路們始作俑者。就像PC網路時代,Google搞了個Docs,讓「基於WEB」的SAAS出盡了風頭。這一次,是蘋果搞了些事情,最後,讓很多事情變得不太一樣了。

行動互聯網改變了很多事情。從訂閱式大流行到WEB技術的大發展等等都深刻地影響了SAAS。

1.訂閱式大流行

恐怕,誰也沒想到,原本更主要地TO B的訂閱式,一直不溫不火的訂閱式,會在行動端、會在TO C方向爆發式地流行起來。

訂閱式的疫情真的要感謝蘋果。良好的使用者體驗、方便的APP取得方式、便利的付款方式都是造成這項結果的重要因素。

可以說,蘋果的APP store和iCloud為to C SAAS帶來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。這也讓很多人逐漸意識到,SAAS似乎不太一樣了。

2、原生還是WEB,這是個問題

行動互聯網天然的封閉性,造成了許多獨立且封閉的用戶生態,例如ios的用戶生態、各個安卓手機廠商各自的用戶生態等等。

為了能夠觸及各個生態的用戶,各種原生APP開始火熱。

Why not web?

很奇怪是吧?

原本一直被網路追捧的WEB,到了行動網路突然被嫌棄了。

甚至,一度有這樣的說法,說WEB即將死亡,未來是原生APP的天下。當然,後來的事實,WEB不但沒有死,反而發展得很好。

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,原因主要是兩方面。

(1)WEB是靠輸入網址開啟的,這在手機端上變得很困難。

(2)WEB在手機端的體驗很差。

原因,其一,是因為手機螢幕、網路的限制,WEB在行動端的開啟是很慢。

其二,當時WEB在技術上比較落後,互動性比較差,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。

然而,為了觸達各個生態的用戶,每個生態都要搞一個原生的APP,這成本是搞互聯網的無法忍受的。

一套程式碼,到處運行。這才是網路的方式嘛!

所以,反而促使WEB技術開始了大發展。先是H5的快速普及和js技術的成熟和廣泛應用、前後端分離的開發方式、混合開發方式、各種前端開發框架等層出不窮。甚至後來Facebook搞出了黑科技——rect native,就是利用js橋接技術呼叫原生元件形成原生APP,向ios打包,形成ios原生APP,向安卓系統打包,形成安卓原生APP。只需要維護一套程式碼。

這個想法對後來幾年的APP的開發影響很大,甚至,國內現在火熱的小程式都深受這個想法的影響。

到今天,可能,你的手機上大多數的APP都不是純粹的原生APP了。要嘛是混合開發的,要嘛就是純粹的WEB打包的。

3.WEB也可以是客戶端

科技的發展總是帶來方式的變化,而方式的變化總是帶來觀念的改變,觀念的改變總是能改變很多很多事情。

隨著H5、js、CSS3這些WEB前端技術越來越成熟。 WEB的開發方式也出現了重大變化,且WEB也可以打包成APP,js也可以開發APP,然後,大家發現,其實WEB也可以是基於瀏覽器的客戶端。就像IOS APP是基於IOS的客戶端、安卓APP是基於安卓系統的客戶端。於是「WEB客戶端」、「應用型WEB」的觀念應運而生。
這個觀念的產生,對於SAAS來說,是很重要的。大家不再把SAAS局限在「基於WEB」。

4.SAAS是多端的

傳統軟體的霸主微軟,錯過了PC網路時代。

到了行動網路時代,被網路嘲諷地體無完膚的老微軟,終於,怒了。

老虎不發揮,你當我是病貓。網路的臭小子們,接招吧!

老微軟出招了,還是一個大招。

一時間風雲色變、大道轟鳴、異象叢生。打得一眾網路應接不暇,雖不至於節節敗退,但也一陣手忙腳亂。

老微軟的這一招是有名號的——移動為先、雲端為先。

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本書《刷新-重新發現商業與未來》,這本書是微軟的CEO薩提亞·納德拉寫的。寫的就是微軟如何提出移動為先、以雲端為先的方向,並實現重塑微軟的靈魂和自我刷新。

老微軟的自我刷新後,變化的是巨大的。別的不說了,我們就說它的Office。

(1)、從賣軟體到賣服務

軟體即服務,重點在於服務,而不是軟體。

自我刷新後的Office,不再是僅僅能夠製作各種文件的客戶端軟體,而變成了一個可以隨時隨地與同事協作辦公的服務。

註:微軟Office 365於2011年正式發布,變成了訂閱式,但那時候的Office 365依然主要是賣軟體的思維方式(綁定係統、限定電腦台數等,並且也只能運行在Windows系統中。)。直到2014年,薩提亞·納德拉執掌微軟,提出「移動為先、雲端為先」的策略,並自我刷新後,微軟Office發生了巨大變化,徹底變成了「賣服務」,只不過,這個變化過程不像大家想像的那麼快,從賣軟體徹底變成賣服務,其實是微軟用Microsoft 365取代了Office 365才算完成的(2020年)。而且,直到今天,微軟仍然在“賣服務”之外,保留著“賣軟體”,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推出新的用來“賣軟體”的Office,比如Office2016、Office2019、Office2021等等。

依然推薦閱讀那本"重新整理"

(2)、一雲多端

以前的Office只是一個在Windows作業系統上運行的客戶端軟體。

刷新後的Office真正體現了「移動為先、雲為先」特徵。

  • 多端,保障了「移動為先」。

不只運行在Windows上,也不僅僅能運行在瀏覽器上(WEB端),甚至也能運行在蘋果手機、MAC、安卓手機等裝置上。實現了,隨時隨地,無論什麼場景、無論用的什麼設備,都可以使用微軟的Office和同時高效協作辦公。

注意:請不要把「移動為先」簡單地理解成「手機端優先」。想要更好的理解微軟的“移動為先、雲為先”,還是推薦大家閱讀那本"重新整理"。本文就不做討論了。
讓自家的Office跑在競爭對手(蘋果)的系統中,這種“傻事”,以前的微軟是絕對不會幹的。然而,在「移動為先」和「賣服務」的概念下,這件「傻事」就成了必須要做的「聰明事」。

  • 一雲,是多端的前提。

無論用哪個“端”,最終編輯和看的“內容”是相同的。沒有一雲做前提保障,多端就失去了意義。

而微軟的轉型很類似的就是另一個傳統軟體巨擘的SAAS化轉型,這就是Adobe。它的轉型幾乎和微軟Office如出一轍。不一樣的是,可能是「苦盜版久矣」的原因吧,Adobe的SAAS化比微軟Office更徹底。徹底地扔掉了“賣軟體”,完全地轉向了“賣服務”。

Adobe和微軟Office的成功轉型可以說是傳統軟體轉型SAAS的經典案例。它也讓大家從一個更大視野範圍內看到了一種不一樣的SAAS。

原來SAAS也可以這樣。

賣服務,而不是賣軟體。在這個核心思路下,SAAS的形態其實是次要的。相信,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發展,還會有更多形態的SAAS出現。

對於“移動為先、雲為先”,依然推薦做SAAS和準備做SAAS的朋友好好了解一下,依然推薦那本書《刷新-重新發現商業與未來》


copyright © www.lyustu.com all rights reserve.
Theme: TheMoon V3.0. Author:neo ya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