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章:轉換-如何把流量變成錢?

作者:neo yang 時間:2023/10/06 讀: 8465
流量來了,目標用戶來了,但真不一定能轉化,甚至轉換率會很低。如何有效率地轉化,如何有效率地把流量變成錢?這是一個[…]

流量來了,目標用戶來了,但真不一定能轉化,甚至轉換率會很低。

如何有效率地轉化,如何有效率地把流量變成錢?

這是一個非常需要深入研究的事情。

這一章,我們先簡單地說一下轉換的基本工作,後邊會有專門的章節《使用者行為設計方法論》來詳細介紹。

因為,轉化,這件事,真正要做好,其實是需要一個系統性的設計的。

轉化,往往牽涉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:

一、轉化路徑的設計

至簡的轉化路徑是高轉化的基礎。

無論什麼產品,複雜的轉化路徑都是阻礙轉化的

簡潔的轉換路徑,並非只是步驟少,也涉及使用者的認知成本、行為回饋的合理設計等等。

這需要一個很有系統、成體系的行為設計。需要從整體去考慮。

千萬不要片面地、斷章取義去解決一個一個的「點」的問題。

例如,一個電商的轉換路徑,很多人會透過數據分析發現某一步驟的問題,然後去解決這個問題,然後再看數據,是否有提升。

表面上看似乎沒有問題。但要這麼做,必須有個前提條件,那就是必須要把發現的這個「點」的問題和整體的轉換路徑的設計一併考慮,甚至是用戶從入口,到登錄,到下單,到支付,甚至到支付後的延伸行為,例如分享、購買更多等等,整體上從用戶認知、行為路徑、行為回饋等等各個方面都要綜合考慮。否則,很容易出現提升了這個「點」的指標,卻影響了其它步驟的轉換率。

二、成本和收益的設計

轉化,也是需要驅動力的。沒有動力,再簡單的轉換路徑也很難有高轉換的實現。

對轉換來說,這種驅動力就是認知的成本、行為和交易的成本和利益。

說穿了,用戶的轉換過程,就是用戶的收益與付出的博弈。

支撐用戶不斷轉化的過程就是用戶不斷地獲取「利潤」的過程,用戶的每一次行為、每一次交易,只有不斷地有「利潤」才會最終支撐他完成整個轉換。

所以,一方面,提升用戶每次行為和交易的利益(其實更多時候是附加價值),降低認知、行為、交易的成本就成了轉換的關鍵。

首先,認知成本的高企,簡單地說,就是目標使用者根本看不懂這是做什麼的,所以,會導致使用者根本不知道怎麼玩,那就很難順利地轉換。

行為成本的高企,簡單地說,就是產品的操作對於目標使用者來說,太複雜、太繁瑣,所以會導致每個步驟流失大量的使用者。最終的轉換率也會很差。

認知和行為的成本是否過高,這個問題和目標使用者的特徵密切相關。同樣一件事情,不同的用戶群對它的認知也是不一樣的,行為能力也是不一樣的。這也是為什麼同一類的產品,如果面向不同的用戶群,會很不一樣的原因。

交易成本的高企,這就很容易理解了,直接傷害用戶的轉換的動力。

而行為收益和交易收益如果設計的好,會大幅提升用戶的轉換動力。

就拿電商的購買轉化來說。

三、多層轉化的設計-如何讓收益最大化

用戶最後沒有轉化,怎麼辦?

舉個例子,一個賣書的APP,用戶想買某一本書,但最後沒有下單轉換。那麼,我們是任憑用戶流失?

如果,把這本書的需求當作頭部,那麼,這個需求的長尾有兩方面,一方面是與這本書類似的書,另一方面,是這本書的相關內容、社群方面,例如書評、與喜歡這本書和讀過這本書的人的交流、這本書引發的討論等。

沿著長尾需求,你可以圍繞這本書建立一系列的長尾轉換目標和路徑。

這樣,就算用戶沒有買這本書,那用戶也有可能會買其它相關的書,或是參與這本書相關的內容創作和社群討論中。為後續的轉化做好準備。


copyright © www.lyustu.com all rights reserve.
Theme: TheMoon V3.0. Author:neo ya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