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入

    經驗總結

    虛擬航司業務線複盤-供應鏈的成長與架構

    一、機票的大局1、商業生態自從互聯網和OTA的大發展之後,機票這個業務逐漸形成了平台和供應鏈兩種商業形態。 […]

    拆掉低程式碼平台-生成式才是低程式碼的方向

   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,疫情期間,我自己碼代碼,碼了個BAAS(後端即服務的雲端運算平台)和一個低程式碼平台。之所以[…]

    時間:2023/07/17

    會員訂閱模組的迭代

     

     

    對我自己做的平台型CMS,會員訂閱這部分一直是「簡單實作」。這個週末重新對這部分做了架構,並把核心部分開發完成。

    一、方式

    會員訂閱,一般來說,主要包含:會員訂閱方案及購買、會員權限控制、會員管理三個部分。

    1、對於會員訂閱方案及購買

    準備基於已有的商城系統做一些擴展即可。

    2、對於會員權限控制,

    這個要特別說一下,不打算基於角色權限系統來做,而是單獨做一個會員控制的系統。

    基於角色權限系統,把會員做成一個角色系列,把每個會員做成這個角色系列的角色。聽起來,似乎很合理。但是,這樣的話,無論做起來還是用起來,都特別麻煩,尤其是業務比較多的時候,各種邏輯會很複雜,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各種混亂。並且也不夠靈活。

    而且,實際上,很多優秀的系統的會員訂閱部分,也不會基於角色。而是基於「標記」或基於訂單來實現權限控制。包含wordpress的許多賣得很好的會員訂閱類的外掛都是這樣來做的。

    基於「用戶標記」:

    本質上,其實和角色系統原理一樣。就是定義一些會員的“標記”,購買了與這個“標記”關聯的會員訂閱計劃的用戶會被“打上這個標記”,這樣就能實現會員權限的控制。

    以訂單為基礎:

    購買會員訂閱計劃,形成訂單,付款後,將到期時間寫入訂單。所以,就可以根據訂單來判斷用戶是否是會員、是哪一種會員,以及是否已過期。這樣就可以對控制會員權限。

     

    之前曾經做過基於訂單的方式,這次打算基於”用戶標記“。

    基於訂單並沒有什麼不好,只不過,我現在做的這個平台型CMS的訂單系統支持的訂單類型比較多,造成訂單模型比較”龐大“,不打算再給它”增加體重“了,所以選擇基於”用戶標記“。

    3、會員管理

    基於現有的使用者管理擴展,不打算單獨做會員管理。

     

    二、適用場景

    1.基本場景

    整個產品有一個或幾個訂閱計劃,用戶購買,享受會員服務。

    全域定義會員標記,每一種會員標記至少包含name、slug、關聯的訂閱計畫id,三個欄位。

    當使用者購買了某個會員標記的訂閱計劃,此會員標記和到期時間就會寫入此使用者的meta資料中。

    2、平台/多租戶場景

    對於平台和做多租戶SAAS,有一個很重要的場景:供應商自己提供的訂閱方案。

    在供應商的使用者的meta資料中定義此供應商的會員標記,供應商的會員標記的key和全域會員標記的key不能相同。

    當用戶購買了此供應商的訂閱方案後,相應的會員標記和到期日期就會寫入到購買用戶的meta資料中。

    這次的迭代只實現基本場景即可,但要能擴展到平台和多租戶場景。

     

    三、登入時判斷會員是否到期

    使用者登入時判斷是否到期,如果到期,更新meta資料中的會員標記為false、到期日為false。

     

    標籤:

    如何做一個成功的社群產品(1)-使用者行為與使用者關係

    一、社交產品是做什麼的?首先,我們要知道,社群產品究竟是做什麼的?所有的社交產品都是平台產品。或者說,都[…]

    對於成長,社群媒體的作用

      流量在枯竭。社群媒體也越來越不好做了。最近這兩年,我發現很多人對做社群媒體、自媒體有些誤解[…]

    如何做一個成功的B端SAAS平台

    去年,曾幫一家做出海的國際HRsaas的公司做過一個方案。在這個方案的核心是兩個成功做一個B端SAAS平台的[…]

    如何做一個成功的WEB3產品

    如果說,WEB1.0是奴隸時代,使用者資料被網站赤裸裸的掠奪了。如果說,WEB2.0是封建時代,使用者和平台的關[…]

    時間:2023/06/28

    tiktok和抖音使用者行為對比

    2019年做了一個出海的短片社交APP。當時對tiktok和抖音使用者行為做了一些比較分析。以下是當時的一些筆記。

    1、關於短片和直播

    對於國內用戶,短視頻和直播都是用來做內容的,所以,短視頻和直播都是內容形式。

    對於海外用戶,短視頻和直播,首先是通訊方式,短視頻首先是短信的概念,只不過發的是視頻。直播,首先是打電話的概念,只不過可以同步視訊畫面,無論是一對一還是一對多。

    這也是為什麼海外會有很多基於短視頻和直播通訊的社交APP,而國內,大多是製作短視頻和為更好地做直播節目而服務的產品。

     

    2、關於粉絲

    對國內用戶來說,粉絲就是錢,關注量就是用來變現的關鍵數字。

    對於海外用戶來說,尤其對歐美用戶來說(tiktok的用戶群普遍年齡比較小),粉絲就是朋友,這是一個很值得炫耀的數字,tiktok上大量的年齡比較小的用戶普遍以有很多朋友為傲。

    3.關於直播和直播禮物

    國內的直播都是做內容的。主要就是賣藝和賣商品。畫面精美、各種誘惑、費盡心機。

    海外的直播,包括tiktok,真的就是「通訊工具」。

    首先,是直播總量上,和抖音沒辦法比。

    然後,最常見的就是一個女的和一群男的瞎聊天,畫面?誘惑?那是啥?就是隨便聊個天。這樣的,送禮物,極少。

    偶爾也有賣藝的,但其品質、人氣等和國內的直播相去甚遠。送禮物的狀況,整體上也和國內的直播沒辦法比。

     

    標籤:

    流量載體與竹籃打水

    一、竹籃打水很多年前,個人站時代,我做了很多網站,有幾個有比較大的流量。也靠這些流量賺了些錢。但是,有個問[…]

    電商,玩的就是流量和轉換──關於電商發展的回顧和總結

    電商,玩的就是流量和轉換。物流、供應鏈、支付等等,都是在實現轉換。也是電商的基礎設施。一、海外電商1、亞[…]



    copyright © www.lyustu.com all rights reserve.
    Theme: TheMoon V3.0. Author:neo yang